20150405102400860

陆惟华教授在巴黎卢浮宫

绘画艺术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关键在于发现。而发现又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我们看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等著名画家的写实画,看了中国唐代李思训、王维和宋代范宽的山水画,再看陆惟华先生的“泰山神韵”系列、“春天的微笑”系列的画,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惊叹艺术家独特的视觉把握、个性化的感悟和创新的表现技法。这种创新的绘画图式与陆惟华先生的思想境界与艺术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陆惟华先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绘画,早年在中国师从吴作人、刘海粟、靳尚谊、陈逸飞等名家学习绘画,后到比利时皇家美院学习油画,师承欧洲著名艺术评论大师吕西安.马萨赫( Lucien Massaert) 导师和欧洲著名油画家迪迪.埃马尤(Didier Mahieu)教授等,接受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熏陶,又适应现代审美的需要,结合个人的艺术理解,选择了新的视觉,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惟华风格”。我们要欣赏陆惟华的绘画艺术也必须转换视角、运用想象力去发现美。

20150405102432497

陆惟华教授新作品《春晖》,尺寸180x120(cm)布面油画

20150405102509668

陆惟华油画作品《泰山神韵——瑞光熙照》120x240(cm)

20150405102509668

陆惟华教授新作品《朝晖》,尺寸180x120(cm)布面油画

20150405102509668

陆惟华教授新作品《泰山神韵》,尺寸180x120(cm)布面油画

远景意象,这是陆惟华绘画艺术新视角的一种表现,以水墨画“泰山神韵”系列为代表。陆惟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泰山,不是我们习惯看到的“近景意象”,已消逝危岩青松、蜿蜒曲径、飞瀑流泉、亭台庙宇等近物。他的创新之处在于截取远景泰山,转换我们的视角,而且以系列的绘画展示变换无穷的泰山。这与苏东坡描写的庐山的诗有相似之处:“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识泰山真面目,也就得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泰山的千姿百态。“泰山神韵”系列将泰山的“雄奇”特征展现在“方寸”之中,时而耸立苍穹,时而云遮雾绕,时而沟壑纵横。虽为水墨,不着色彩,但“墨生五色”,我可以从画中看到春来山花红烂漫,秋山枫叶红于二月花,夏季闪电雷鸣逢急雨,冬季一片雪皑皑。清代画家石涛有诗云:“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之似当下拜。”陆惟华先生让我看到了“变幻神奇”的泰山。

20150405102509668

陆惟华教授新作品《泰山神韵》,尺寸180x120(cm)布面油画

20150405102509668

陆惟华教授新作品《泰山神韵》,布面油画

20150405102509668

陆惟华教授新作品《泰山神韵》,尺寸180x120(cm)布面油画

我们欣赏“泰山神韵”系列就要用“远望”的视觉,把握简化的整体的样式特征,从“系列”中找出变幻的意境,联系自身以往观山水的记忆痕迹,移情于画中,创造可观、可游、可居的艺术境界。我们要在泰山的正与反、聚与散、断与连、虚与实中领悟泰山的神韵。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陆惟华已领会这句话的真谛,继承了中国画写意的元素,又掌握了分寸。水墨挥洒,能把握整体特征而不任性,既不媚俗又不欺世,创造出新的风格。

情感张力。这是陆惟华绘画艺术创新的又一特征,以“春天的微笑”系列为代表。艺术是情感的符号,视觉形象的适度夸张,会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打破欣赏者的心理平衡,形成一种张力,唤起兴奋、激发人的情感。陆惟华画春花,与中国传统的花鸟画的风格不同,可以说是另辟蹊径,融入了西方印象派绘画元素。中国传统花鸟画强调“比德”,即以花比喻人的品德。如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不畏严寒,冷香袭人,比喻孤傲、抗争的品德。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又有“四君子”之美誉。而“春天的微笑”系列强调的不是“比德”,而是情感的张扬,愉快心情的渲染。画的花没有明显的种属特征,没有桃花、梨花、杏花、杜鹃花等春花的区别,只有红花、黄花、紫花、蓝花、白花的区别。从花与叶的色彩对比中突出花的鲜艳、搅动人的情绪,在花的微笑中获得美感。系列展示的意境是多样的丰富的,有“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繁花似锦的意境,有“竹外桃花三两枝”的优雅意境,有“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鸿运当头”,紫气东来的意境。在现代科学技术带来负面影响的社会中,在物欲横流、功利主义盛行的现实中,能够欣赏到唯美的春天的画卷,会使人心情愉悦,感到生命的躁动、人际的和谐,荡涤心灵的污垢,沉浸在物我皆忘的诗意人生之中。

泼彩渲染。这是陆惟华绘画艺术的技法特色。“泰山神韵”系列是泼彩渲染,“春天的微笑”系列也是泼彩渲染。用墨、用彩较粗放,成块状,少用线条,但注意浓淡、轮廓特征,夸张有度。从中可以看到西方绘画艺术时代转向的痕迹。西方的油画产生于14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已渐成熟。传统的西方油画重质感、光感、空间感、立体感、讲究逼真,用彩比较细腻。但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现代派艺术发展,有的从写实转向写意,重表现主观的理解和情感,不求逼肖。陆惟华的油画有印象派的技法痕迹,留有凡高、塞尚的一些元素,但又融入了中国的绘画元素,审美习惯,没有脱离国画的根。

中国明代徐渭也有泼墨花的画法,而陆惟华的泼彩花画法又与之不同。徐渭是先泼墨,然后根据墨状而因势赋形,先无立意,随手而泼。而陆惟华则是“意在笔先”,先有构思再泼彩,且以粗放、浓淡、结构见长。花与叶的颜色配搭巧妙、重视色彩的“表情功能”,如红色的花彰显热烈、奔放、喜庆的表情;黄色的花彰显欢乐、开朗的表情;绿色的花彰显安详、宁静、朝气的表情;蓝色的花彰显文静、和谐的表情;白色的花彰显纯洁、天真的表情等。欣赏者用视知觉的“完形”的功能,综合已有的人生体验,创造美的世界。

20150405102509668

陆惟华教授新作品《春天的微笑》,尺寸180x120(cm)布面油画

20150405102509668

陆惟华教授新作品《春天的微笑》,尺寸180x120(cm)布面油画

20150405102509668

陆惟华教授新作品《春天的微笑》,尺寸180x120(cm)布面油画

20150405102509668

陆惟华教授新作品《春天的微笑》,尺寸180x120(cm)布面油画

20150405102509668

陆惟华教授新作品《春天的微笑》,尺寸180x120(cm)布面油画

20150405102509668

陆惟华教授新作品《鳗》,尺寸180x120(cm)布面油画

20150405102509668

陆惟华教授新作品《深海不再安静》,尺寸180x120(cm)布面油画

陆惟华的绘画艺术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中西绘画文化交融的产物,具有独特的风格。我们欣赏陆惟华的绘画,不要完全“忠实”于画中的意象,限制欣赏者的想象,而是运用想象不断“生成”创造出众多的意象,获得审美享受。

注:作者饶祖天系中国上饶师范学院原副校长、美学教授,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高级顾问。

消息来源【万艺网】

最新新闻

IMAGE 墨海闳规|叶庆良博士的跨界艺境与笔墨新路
墨海闳规|叶庆良博士的跨界艺境与笔墨新路 欧盟首都布鲁塞尔消息 侯杏妹推荐 2025年4月12日2时30分,叶庆良博士书法艺术展在香港中环中建大厦艺术展厅隆重开幕。 主礼嘉宾陆惟华博士祝贺叶庆良博士书法艺术展圆满成功 墨海闳规·叶庆良博士的跨界艺境与笔墨新路 ‍陆惟华/文 在香港当代艺坛那如嶙峋峭壁般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天地间,叶庆良博士以牙医的独特身份,凿刻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艺术路径。他跨界求索的轨迹,恰似古代贤者在金石之上镌刻的铭文,既留存着传统的深厚肌理,又不断拓展着全新的艺术境域,令人赞叹不已。... Read More...
IMAGE 叶庆良博士书法艺术展在香港中环开幕
叶庆良博士书法艺术展在香港中环开幕 主礼嘉宾热烈祝贺叶庆良博士书法艺术展隆重开幕 主人公叶庆良博士深情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祝贺 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立法会议员、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叶刘淑仪女士致辞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香港书法学会主席容浩然先生致词 乙巳暮春,翰墨生辉。2025年4月12日2时30分,香港中环中建大厦艺术展厅内群贤毕至,由香港文化艺术总会主办的"叶庆良博士书法艺术展"在二胡悠韵中启幕。此次展览以"笔墨寄情·文化传承"为主旨,汇集叶庆良博士近年力作,涵盖篆隶楷行诸体,堪称香港艺坛年度盛事。 叶庆良博士作为香港杰出跨界代表,既以精湛医术享誉杏林——历任香港牙医协会会长、哈佛大学延续课程教授等职,1990年荣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又以深厚学养深耕墨海,其书法作品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球华人书画大展",更获邀参与天津武清区委统战部主办的在线特展,堪称跨界翘楚、书医双馨。... Read More...
IMAGE 暮春雅集|双鱼马会的光影诗章
暮春雅集|双鱼马会的光影诗章 欧盟首都布鲁塞尔消息 侯杏妹推荐 陆惟华/文 暮春的风裹挟着蔷薇香,将我们引入香港双鱼河马会的湖光画卷中。叶庆良博士、陆惟华博士、侯杏妹教授与廖国玲小姐同游于此,在水墨烟岚与艺术雅趣间,共赴一场关于时光的慢调叙事。 墨韵凝香:方寸亭间的思想流觞 小亭四面环绿,檐角悬着的灯串尚未苏醒,却被攀援的藤蔓织成了碎金帘幕。牙医博士叶庆良的书法汇报在此流淌,如古琴拨弦——他从仓颉造字的鸿蒙传说讲起,指尖划过甲骨文的象形密码,将东方哲思的留白与日本新书法的张力调和成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出“手术刀与毛笔共舞”的传奇。当他谈及篆隶的古拙如钟鼎锈迹、草书的狂放似惊鸿掠水,严谨的学术脉络里忽然漫出诗意:“医学是解剖生命的精密,书法是重构灵魂的浪漫。”众人静坐听风,看他眼中闪烁的星子,原是艺术与科学在灵魂深处的共鸣。 舌尖行旅:环球风味的味蕾协奏... Read More...
IMAGE 方秋云朱国华侯杏妹陆惟华侨领为深化中华文化传承光大在港进行研讨
欧盟首都布鲁塞尔消息皮江红报道刘心舫摄影 侯杏妹教授为中华两岸(香港)文创观光协会题词致贺 2023年5月2日上午,比利时美术家协会主席陆惟华博士,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香港国际文化艺术联会会长侯杏妹教授应中华两岸(香港)文创观光协会会长、江西省旅港同乡会常务副会长方秋云女士,中华两岸(香港)文创观光协会常务副会长、江西省旅港同乡会常务副会长朱国华先生的邀请,前往参观了贵会会所。 活动中,方秋云会长、朱国华常务副会长向陆惟华博士、侯杏妹教授详细介绍了江西省旅港同乡会,在建会70多年来的光辉历程;也介绍了,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成立中华两岸(香港)文创观光协会的使命,得到了与江西“姻缘极深”的陆博士和侯教授的高度赞赏。   会晤中,着重探讨了文创、宏扬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观光祖国大好山河之美,增强赤子情怀的必要性。... Read More...
IMAGE 侯杏妹陆惟华作品受邀参加韩国53回亚细亚美术招待展
侯杏妹陆惟华作品受邀参加韩国53回亚细亚美术招待展 欧盟首都布鲁塞尔消息 韩国文化艺术研究会 ‍姜信雄会长飞鸿 展览于2025年4月12-15日在首尔举行 左起: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高级顾问叶庆良博士,比利时美术家协会主席陆惟华博士,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侯杏妹教授,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廖国玲顾问在香港双鱼河马会合影留念 贺函 致韩国文化艺术研究会姜信雄会长: 您好! 欣闻第53回亚细亚美术招待展于4月12日至15日在首尔盛大启幕,值此艺术盛事圆满举办之际,我谨代表香港国际文化艺术交流联会、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向您及研究会全体同仁致以最热烈的祝贺与最诚挚的敬意。 这场跨越山海的艺术之约,因您的引领成为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互鉴的里程碑,更让世界看见东方艺术精神在当代的璀璨回响。... Read More...
IMAGE 谈潮汕陆氏宗族的源流
谈潮汕陆氏宗族的源流 欧盟首都布鲁塞尔消息 陆海扬供稿 校勘 潮州市陆秀夫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处 2025年3月 陆秀夫左丞相手迹 陆秀夫是南宋末年左丞相,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1279年(农历)二月初六在新会的崖门海战中负龙没波,以身殉国,后被御封为“忠烈王”并在江苏盐城建成“忠烈堂”,(在潮汕相传为敕封“忠贞公”),其后裔遍及粤东。居住在潮汕地区的陆氏宗族,全部都是南宋末年左丞相陆秀夫后裔子孙。(1277年)陆秀夫被贬潮州,留下来的后代,至今已有七百四十多年历史。代传已达到三十世,五万多人口。现从历史角度,按收集到的宗族资料和各版本的《潮州府志》及各县志,对潮汕陆氏源流进行追溯,以达到正本清源目的。 陆秀夫左丞相 一、丞相祖陆秀夫 陆秀夫是一个文武全才、忠贞爱国的伟大人物,因其“久在兵间,知军务”,通晓韬略,累官至大宋左丞相及枢密院枢密使。在南宋末年那场惨烈的海战中 撼天地,泣鬼神,流芳千古。《宋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