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主办方参加活动的领导有:中国侨联副主席、天津市侨联主席 李占勇。天津市侨联副主席 于滨,天津市侨联社联部副部长 张建农,天津市侨联社联部四级调研员 马长松,天津市侨联委员、南开区侨联副主席、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庄雪阳;
承办方出席的领导有:蓟州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陈国栋,蓟州区委统战部副部长 霍建东,蓟州区侨联主席 王卫刚等。
中国侨联副主席、天津市侨联主席 李占勇作重要讲话
比利时美术家协会主席陆惟华博士介绍了香港国际文化艺术交流联会会长侯杏妹教授在香港组织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丹青中华·全球华侨华人书画展》”盛况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天津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中共蓟州区委统战部、蓟州区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蓟州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协办的“侨联天津,丹青绘史,侨心筑魂”海外侨界艺术家主题笔会,2025年8月13日在蓟州黄崖山庄宾馆开幕。
此次笔会活动,汇聚了来自比利时、卢森堡、俄罗斯、日本、韩国、阿联酋、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新西兰、香港、澳门等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界艺术家与当地书画家三十人,他们用笔墨与赤诚,共同书写着文化交融的新篇章。
戚忠卫国抗倭勇,蓟北雄风筑长城。马长松诗,陆惟华画
左起艺术家:
张少龄 香港国际艺术家联盟总会名誉会长
叶庆良 香港国际文化艺术交流联会会长
伦永燊 卢森堡艺术家协会顾问
龚宝美 澳门书法家协会主席
陆惟华 比利时美术家协会主席
侯杏妹 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
龚素容 香港求艺画会副会长
冼剑忠 香港求艺画会副秘书长摄影
报导
暖流聚侨心 丹青绘同心——黄崖山侨界书画家交流活动纪实
2025年8月14日,微风和煦,蓟州黄崖山被暖阳拥裹得暖意融融。全国侨联副主席、天津侨联主席李占勇在百忙之中专程到访,看望在此交流的12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位书画家。这份跨越山海的深切关怀如暖流涌入,让现场气氛瞬间升温。合影定格温情瞬间后,大家随李主席缓步登坡,走进了满怀期待的会议室。
在温馨庄重的氛围中,李占勇主席带来了一场饱含思考的分享。他谈及近日研读的习近平总书记35万字文艺专著,细致解读书中关于文化艺术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自身感悟与生动案例娓娓道来。从文化传承的根基到艺术创新的方向,每句解读都凝聚着对文化事业的深情与洞察,书画家们凝神倾听,在字里行间领会文化使命的厚重内涵。蓟州统战部长陈国栋随后发言,与大家共话文化发展脉络;此次活动由天津市侨联副主席于滨主持,多位领导全程陪同,让这场相聚充满向心力与凝聚力。
交流环节中,比利时侨领陆惟华深情讲述:8月8日,由香港国际文化艺术交流联会主办,江西省旅港同乡会、中华两岸(香港)文创观光协会、香港金紫荆国际书画家联合会协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丹青中华·全球华侨华人书画展”在香港大会堂隆重举行。展览以“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凝聚侨心”为宗旨,吸引30个国家及地区的200余位华侨华人、两岸暨港澳同胞踊跃参展,彰显祖国人民对和平的珍视。组委会主席侯杏妹,香港立法会原主席、大紫荆勋章获得者曾钰成,江西省侨联副主席、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陈成炉分别作重要讲话;多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特区立法会议员、香港中联办代表等出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博士,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博导分别题词。他动情分享两岸同胞携手办展的点滴:从展品陈列的细致协作到文化故事的共同诠释,更讲述了台湾5大艺术团体10位领军人物送来20幅作品、以诗寄情的动人场景——那些自撰诗句里,抗日战争中的英雄壮举历历在目,字里行间流淌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赤诚与同根同源的深情,让在场众人无不动容。
日本姚明,新西兰王燕、韩雪梅,加拿大王珊珊,俄罗斯罗磊,澳门龚宝美,迪拜李娟,美国李松桓,韩国刘正河,新加坡戚弘,香港叶庆良、张少龄、龚素容等纷纷发言,如巨石投湖,将交流推向高潮。会议室里茶香袅袅,笑语流淌,话题从活动中的感动瞬间渐入长远价值的深耕。席间氛围如炉火上渐沸的水,每一丝热气都裹挟着滚烫热忱。有人梳理旅居国度的文化资源与艺术优势,从独特创作技法到多元艺术理念;有人分享海外人脉网络与市场机遇,字字句句藏着将资源“嫁接”于中外文化桥梁的巧思。
“要让这份联结更紧密些”“把好的经验真正落地”,朴实话语里没有空洞畅想,只有脚踏实地的规划。有人接过话头,细数如何让侨居国艺术项目与国内需求精准对接,手势里满是坚定;有人提议建立长期联络机制,让零散灵感与资源形成合力。一句句恳切提议在席间流转,如投入沸水中的茶尖,激起层层涟漪。过往感动与未来规划在此刻交融,让这场畅谈彻底沸腾。
每个人都像精心的园丁,愿将异国他乡培育的“艺术成果”,小心翼翼移栽到故土与侨居地之间的文化桥梁上。这场相聚,有领导关怀的温暖底色,有文化学习的深刻启迪,更有未来发展的清晰擘画。活动的意义不止于当下交流瞬间,那些关于文化传承、跨界合作的构想,正如同种子埋入土壤,在众人沸腾的热忱里生长出无限力量,终将在时光中生根发芽,让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愈发坚实,结出更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