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的“追求”

101028102305496289td9tu1蘇港交流促進會於二零一零年九月二十六日於屯門小欖燒烤樂園舉辦以“追求”為主題的“大手拉小手” 聯校燒烤活動。當天大會邀請到黃少山、龍子明、田北辰、羅志光、黃傑龍、梁彥恒、陳龍盛、陳浩偉、蔡敏思、梁毓偉、甄健忠等著名的企業家作是次活動的嘉賓與來自香港各大學的內地研究生們一起探討大家的“追求”。

梁彥恒:愛與青年交流

現為【蘇港交流促進會】副主席的梁彥恒坦言,物質和名利對這個階段的他,都不再重要。在這一刻,他唯一想做的便是與青年們走在一起交流和辦活動,並藉此推廣社會服務精神。梁彥恒三與青年交流活動已有二十多年,如此長情只為“想給青年們更多的機會……”他笑言,“回想那時我並沒有這些機會,真的很可惜。因為交流活動對年青人來說,無論是在拓闊視野或個人修身任何一個層面上,都有很大的益處。”另外,他亦希望藉著交流活動,向青年們提倡服務社會的精神,期望他們將來為社會服務、貢獻社會。

成功 = 滿足

梁彥恒先生說:“成功與否,那就要看你追求的是什麽,所追求的是那個層面的目標嘍!”就讀書這層面來說,能完成大學順利畢業,成功是也;就工作這層面,找得一份好工作,能賺點錢養活自己,成功是也;就家庭這層面,能照顧好家人,對他們負責,成功是也。在他——梁彥恒看來只要能滿足自己在某層面上所追求、訂下的一些目標,就算是成功。

“只要有能力便繼續做”

至今已在社會打滾了三十五年的梁彥恒先生,可說是功成名就、事業有成、家庭美滿。“成功嗎?還未算……”梁直言到目前為止,他只想貢獻社會,並以推動更多青年人三加交流活動為目標。梁說:“我會一直做下去,只要我還有能力就會繼續做!”

“差別?肯定有!困難?誰沒有?”梁彥恒說他現在所追求的跟年青時有很大的差別。他笑言小時候的追求,是有目的、求回報的;但現在他的“追求” ,可以說與錢絕緣了。“現在我只求能繼續堅持辦更多青年交流活動,而且能得到大家的共同認定!”101028102615574380o81xgh

時代進步 思想大不同

他又說,現在的年青人在人生追求思想上,跟前幾輩有很大的反差。隨著時代的進步,年青人在生活上的追求隨之改變。梁指個中分別最大最不同的,主要是他們的物質享受太多了,得來太容易,想要啥就有啥,結果促使他們對物質享受的追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此外,科技的進步、電腦的出現,使年青人們都變得不願往外走,成天只顧對著電腦,對外面事物一無所知。這正是梁先生堅持推動青年交流活動的原因。“要改變他們的價值觀,就只有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身在幸福之中。”他說要讓青年接觸世界、明白道理,最合適不過的地方便是在中國。“只要帶他們到山區去,就知道對比,就會反省、反思。”

學習嘗試多方面,切忌妄自菲薄!

被問及現時的青年學生該如何追求他們的人生時,梁彥恒先生就一句:“什麽都不要想,就要先讀好書!”他說在真正的談追求之前,要先讀好書,修畢自己的專業,儘量多嘗試不同的事物,好好的瞭解自己,到時候就會知道自己想追求的是什麽。他又勸勉青年人凡事不要只看單方面,不要只看結果。要勇於嘗試,切忌妄自菲薄!

黃傑龍

“人生一詞很奇妙,因為很多時候命運的安排,都是意想不到的!”

人是需要有目標的!

101028104809929453nkz0re“人是需要有目標的!”黃傑龍認為無論是追求什麽,大前題必先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麽,才能達到目的。他說,人在追求目標的時候,往往都不能堅持下去,主要是因為人生有太多不同的變化和機遇。所以他認為,大家應該就不同的情況去調節自己所定的目標。“大家在定目標的時候應該定一個長遠的目標,定一個人生的終極目標。”他認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可以說是一個概念,也即是所謂的“意義”。因此,他覺得,要追求就必先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人生的意義在哪?是偶然嗎?”黃傑龍不認為這會有一個答案,每個人心中的意義也不同,所以都得自己去尋覓。由於每個人一生中所遇到的、感受到的、經歷到的也不同,所以黃傑龍先生認為追求“其實是一個會拐彎且哲學性很高的一個課題”。

然而,道理跟實踐往往是有距離的。黃傑龍建議青年們可以先定一些“中短線”目標,一些可實踐、可觸及的目標,這樣才不會使定下來的目標無疾而終。他舉例說,在公司裏,他每一年都會跟員工一起定下五個以內的工作目標,讓員工有一個清晰的方向去工作。他表示這個方法很管用,成效很大。他更勸勉青年要好好的考慮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生,然後一步一步邁向自己人生的終極目標。

沒有絕對的成功 只有相對的成功

對於如何理解“成功”一詞,黃傑龍認為只要做到自己希望做到的事情,就可以說是成功了。“世界凡事都無絕對的,是沒有絕對的成功……只有相對而已。”他以測驗為例,“成功不一定是一百分的”如果目標分數定在八十分,取得八十二分就算成功,取得七十八就算不成功,這都是相對而言的。他認為,先定下目標,然後努力去達到它,達到了就算成功。

時代不同 青年價值觀更多元

身兼兩所學校校董一職的黃傑龍認為,現在的青年確實跟上一代的有很大分別。上一代的人,生活困難、條件很差,但他們的目標很清晰,就是賺錢、賺錢和賺錢。而且他們對於權力這方面也不太追求的。反觀現在的青年,他們對自己的人生是不太清晰、不明確的。然而,他們卻非常多元,有好多不同的想法,嘗試新事物的心遠比前一輩的人強得多。101028105142408116ssob4r

習慣與困難做朋友

黃傑龍認為大部份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迷思,就是當遇到困難時,總是想儘快把它解決。但他卻認為這個想法會給自己帶來痛苦。他說“問題是不會走的,問題總會在你生命中出現,是解決不完的”。他又說即使解決了當前的問題,很快新的問題又出現。“習慣與困難做朋友吧!”他說,問題與困難都是一個常態,面對問題和難題其實就跟我們面對日常工作一樣,沒分別的。

“我是個知足的人……”

10102810544207829911jk3j“我是个知足的人……我觉得我是成功的了。”黄杰龙认为,一般来说,成功与否都是由别人来介定的。在他,只要是自己满意了,就算是成功。从工程界转到饮食界的他能否有一番成就,对当时的他来说确实是一个未知数。然而,他在公司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於四年内便有成绩,例如开分店等。另外,黄杰龙最近努力提倡社会保育工作,他希望打破传统,推动业界叁与。他笑言:“我是挺满意的,所以我觉得也算是成功吧!”

记者 陈凯珊 张彬

最新新聞

IMAGE 墨海閎規|葉慶良博士的跨界藝境與筆墨新路
墨海閎規|葉慶良博士的跨界藝境與筆墨新路 歐盟首都布魯塞爾消息 侯杏妹推薦 2025年4月12日2時30分,葉慶良博士書法藝術展在香港中環中建大廈藝術展廳隆重開幕。 主禮嘉賓陸惟華博士祝賀葉慶良博士書法藝術展圓滿成功 墨海閎規·葉慶良博士的跨界藝境與筆墨新路 ‍陸惟華/文 在香港當代藝壇那如嶙峋峭壁般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天地間,葉慶良博士以牙醫的獨特身份,鑿刻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藝術路徑。他跨界求索的軌跡,恰似古代賢者在金石之上鐫刻的銘文,既留存著傳統的深厚肌理,又不斷拓展著全新的藝術境域,令人讚歎不已。... Read More...
IMAGE 葉慶良博士書法藝術展在香港中環開幕
葉慶良博士書法藝術展在香港中環開幕 主禮嘉賓熱烈祝賀葉慶良博士書法藝術展隆重開幕 主人公葉慶良博士深情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前來祝賀 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議員、大紫荊勳章獲得者葉劉淑儀女士致辭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香港書法學會主席容浩然先生致詞 乙巳暮春,翰墨生輝。2025年4月12日2時30分,香港中環中建大廈藝術展廳內群賢畢至,由香港文化藝術總會主辦的"葉慶良博士書法藝術展"在二胡悠韻中啟幕。此次展覽以"筆墨寄情·文化傳承"為主旨,彙集葉慶良博士近年力作,涵蓋篆隸楷行諸體,堪稱香港藝壇年度盛事。 葉慶良博士作為香港傑出跨界代表,既以精湛醫術享譽杏林——歷任香港牙醫協會會長、哈佛大學延續課程教授等職,1990年榮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又以深厚學養深耕墨海,其書法作品入選"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全球華人書畫大展",更獲邀參與天津武清區委統戰部主辦的線上特展,堪稱跨界翹楚、書醫雙馨。... Read More...
IMAGE 暮春雅集|雙魚馬會的光影詩章
暮春雅集|雙魚馬會的光影詩章 歐盟首都布魯塞爾消息 侯杏妹推薦 陸惟華/文 暮春的風裹挾著薔薇香,將我們引入香港雙魚河馬會的湖光畫卷中。葉慶良博士、陸惟華博士、侯杏妹教授與廖國玲小姐同游于此,在水墨煙嵐與藝術雅趣間,共赴一場關於時光的慢調敘事。 墨韻凝香:方寸亭間的思想流觴 小亭四面環綠,簷角懸著的燈串尚未蘇醒,卻被攀援的藤蔓織成了碎金簾幕。牙醫博士葉慶良的書法彙報在此流淌,如古琴撥弦——他從倉頡造字的鴻蒙傳說講起,指尖劃過甲骨文的象形密碼,將東方哲思的留白與日本新書法的張力調和成墨色,在宣紙上暈染出“手術刀與毛筆共舞”的傳奇。當他談及篆隸的古拙如鐘鼎鏽跡、草書的狂放似驚鴻掠水,嚴謹的學術脈絡裡忽然漫出詩意:“醫學是解剖生命的精密,書法是重構靈魂的浪漫。”眾人靜坐聽風,看他眼中閃爍的星子,原是藝術與科學在靈魂深處的共鳴。 舌尖行旅:環球風味的味蕾協奏... Read More...
第五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走進廣州
第五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走進廣州: 美麗灣區--藝術邀請展暨「中華時報」名人圍棋邀請賽、 首屆維多利亞(香港)國際攝影大賽入選作品展 國際城市文化論壇介紹: 國際城市文化論壇組委會和中華時報傳媒集團等機構,成 功在中國內地和澳門主辦了三屆国際城市文化論壇。第一 屆,於2018年在歷史文化名城浙江省紹興市舉辦,主題是 「中國城市與琴棋書畫的結合」。第二屆,於2019年在旅 遊文化名城廣東省陽春市舉辦,主題為「文化旅遊+」城市 與新農村文化旅遊融合」。第三屆,於2022年在澳門舉 辦,主題為「讓中華傳統文化成為--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橋梁 和紐帶」。第四屆國際城市論壇系列活動:「美麗灣區--第 二屆美術作品雙年展(香港巡展)暨藝術品與金融價值論壇, 第三屆紫荊花詩歌獎(香港)•「和平與安寧」全球華語詩歌 大賽啓動禮,Г2021第二屆紫荊花詩歌獎(香港)「詩與遠 方」全球華語詩歌大賽」頒獎典禮,世界和平書法日】等... Read More...
IMAGE 侯杏妹陸惟華作品受邀參加韓國53回亞細亞美術招待展
侯杏妹陸惟華作品受邀參加韓國53回亞細亞美術招待展 歐盟首都布魯塞爾消息 韓國文化藝術研究會 ‍姜信雄會長飛鴻 展覽於2025年4月12-15日在首爾舉行 左起:比利時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高級顧問葉慶良博士,比利時美術家協會主席陸惟華博士,比利時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主席侯杏妹教授,比利時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廖國玲顧問在香港雙魚河馬會合影留念 賀函 致韓國文化藝術研究會姜信雄會長: 您好! 欣聞第53回亞細亞美術招待展於4月12日至15日在首爾盛大啟幕,值此藝術盛事圓滿舉辦之際,我謹代表香港國際文化藝術交流聯會、比利時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向您及研究會全體同仁致以最熱烈的祝賀與最誠摯的敬意。 這場跨越山海的藝術之約,因您的引領成為亞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互鑒的里程碑,更讓世界看見東方藝術精神在當代的璀璨迴響。... Read More...
IMAGE 談潮汕陸氏宗族的源流
談潮汕陸氏宗族的源流 歐盟首都布魯塞爾消息 陸海揚供稿 校勘 潮州市陸秀夫歷史文化研究會秘書處 2025年3月 陸秀夫左丞相手跡 陸秀夫是南宋末年左丞相,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1279年(農曆)二月初六在新會的崖門海戰中負龍沒波,以身殉國,後被禦封為“忠烈王”並在江蘇鹽城建成“忠烈堂”,(在潮汕相傳為敕封“忠貞公”),其後裔遍及粵東。居住在潮汕地區的陸氏宗族,全部都是南宋末年左丞相陸秀夫後裔子孫。(1277年)陸秀夫被貶潮州,留下來的後代,至今已有七百四十多年歷史。代傳已達到三十世,五萬多人口。現從歷史角度,按收集到的宗族資料和各版本的《潮州府志》及各縣誌,對潮汕陸氏源流進行追溯,以達到正本清源目的。 陸秀夫左丞相 一、丞相祖陸秀夫 陸秀夫是一個文武全才、忠貞愛國的偉大人物,因其“久在兵間,知軍務”,通曉韜略,累官至大宋左丞相及樞密院樞密使。在南宋末年那場慘烈的海戰中 撼天地,泣鬼神,流芳千古。《宋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