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主辦方參加活動的領導有:中國僑聯副主席、天津市僑聯主席 李占勇。天津市僑聯副主席 于濱,天津市僑聯社聯部副部長 張建農,天津市僑聯社聯部四級調研員 馬長松,天津市僑聯委員、南開區僑聯副主席、天津商業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莊雪陽;
承辦方出席的領導有:薊州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陳國棟,薊州區委統戰部副部長 霍建東,薊州區僑聯主席 王衛剛等。
中國僑聯副主席、天津市僑聯主席 李占勇作重要講話
比利時美術家協會主席陸惟華博士介紹了香港國際文化藝術交流聯會會長侯杏妹教授在香港組織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丹青中華·全球華僑華人書畫展》”盛況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由天津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中共薊州區委統戰部、薊州區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薊州區歸國華僑聯合會協辦的“僑聯天津,丹青繪史,僑心築魂”海外僑界藝術家主題筆會,2025年8月13日在薊州黃崖山莊賓館開幕。
此次筆會活動,彙聚了來自比利時、盧森堡、俄羅斯、日本、韓國、阿聯酋、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紐西蘭、香港、澳門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界藝術家與當地書畫家三十人,他們用筆墨與赤誠,共同書寫著文化交融的新篇章。
戚忠衛國抗倭勇,薊北雄風築長城。馬長松詩,陸惟華畫
左起藝術家:
張少齡 香港國際藝術家聯盟總會名譽會長
葉慶良 香港國際文化藝術交流聯會會長
倫永燊 盧森堡藝術家協會顧問
龔寶美 澳門書法家協會主席
陸惟華 比利時美術家協會主席
侯杏妹 比利時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主席
龔素容 香港求藝畫會副會長
冼劍忠 香港求藝畫會副秘書長攝影
報導
暖流聚僑心 丹青繪同心——黃崖山僑界書畫家交流活動紀實
2025年8月14日,微風和煦,薊州黃崖山被暖陽擁裹得暖意融融。全國僑聯副主席、天津僑聯主席李占勇在百忙之中專程到訪,看望在此交流的12個國家和地區的30位元書畫家。這份跨越山海的深切關懷如暖流湧入,讓現場氣氛瞬間升溫。合影定格溫情瞬間後,大家隨李主席緩步登坡,走進了滿懷期待的會議室。
在溫馨莊重的氛圍中,李占勇主席帶來了一場飽含思考的分享。他談及近日研讀的習近平總書記35萬字文藝專著,細緻解讀書中關於文化藝術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自身感悟與生動案例娓娓道來。從文化傳承的根基到藝術創新的方向,每句解讀都凝聚著對文化事業的深情與洞察,書畫家們凝神傾聽,在字裡行間領會文化使命的厚重內涵。薊州統戰部長陳國棟隨後發言,與大家共話文化發展脈絡;此次活動由天津市僑聯副主席于濱主持,多位元領導全程陪同,讓這場相聚充滿向心力與凝聚力。
交流環節中,比利時僑領陸惟華深情講述:8月8日,由香港國際文化藝術交流聯會主辦,江西省旅港同鄉會、中華兩岸(香港)文創觀光協會、香港金紫荊國際書畫家聯合會協辦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丹青中華·全球華僑華人書畫展”在香港大會堂隆重舉行。展覽以“銘記歷史、傳承精神、凝聚僑心”為宗旨,吸引30個國家及地區的200余位元華僑華人、兩岸暨港澳同胞踴躍參展,彰顯祖國人民對和平的珍視。組委會主席侯杏妹,香港立法會原主席、大紫荊勳章獲得者曾鈺成,江西省僑聯副主席、江西省政協副主席陳成爐分別作重要講話;多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特區立法會議員、香港中聯辦代表等出席;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博士,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蘇士澍博導分別題詞。他動情分享兩岸同胞攜手辦展的點滴:從展品陳列的細緻協作到文化故事的共同詮釋,更講述了臺灣5大藝術團體10位領軍人物送來20幅作品、以詩寄情的動人場景——那些自撰詩句裡,抗日戰爭中的英雄壯舉歷歷在目,字裡行間流淌著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赤誠與同根同源的深情,讓在場眾人無不動容。
日本姚明,紐西蘭王燕、韓雪梅,加拿大王珊珊,俄羅斯羅磊,澳門龔寶美,迪拜李娟,美國李松桓,韓國劉正河,新加坡戚弘,香港葉慶良、張少齡、龔素容等紛紛發言,如巨石投湖,將交流推向高潮。會議室裡茶香嫋嫋,笑語流淌,話題從活動中的感動瞬間漸入長遠價值的深耕。席間氛圍如爐火上漸沸的水,每一絲熱氣都裹挾著滾燙熱忱。有人梳理旅居國度的文化資源與藝術優勢,從獨特創作技法到多元藝術理念;有人分享海外人脈網路與市場機遇,字字句句藏著將資源“嫁接”于中外文化橋樑的巧思。
“要讓這份聯結更緊密些”“把好的經驗真正落地”,樸實話語裡沒有空洞暢想,只有腳踏實地的規劃。有人接過話頭,細數如何讓僑居國藝術項目與國內需求精准對接,手勢裡滿是堅定;有人提議建立長期聯絡機制,讓零散靈感與資源形成合力。一句句懇切提議在席間流轉,如投入沸水中的茶尖,激起層層漣漪。過往感動與未來規劃在此刻交融,讓這場暢談徹底沸騰。
每個人都像精心的園丁,願將異國他鄉培育的“藝術成果”,小心翼翼移栽到故土與僑居地之間的文化橋樑上。這場相聚,有領導關懷的溫暖底色,有文化學習的深刻啟迪,更有未來發展的清晰擘畫。活動的意義不止於當下交流瞬間,那些關於文化傳承、跨界合作的構想,正如同種子埋入土壤,在眾人沸騰的熱忱裡生長出無限力量,終將在時光中生根發芽,讓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樑愈發堅實,結出更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