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的“成功”与“追求”

平衡的人生就是成功

何为成功?每个人或许都有不同的定义。可能是家庭幸福,可能是事业顺利,可能是家财万贯,亦可能是身体健康。但是,成功人士——香港宏利保险高级区域总监、【香港青年交流促进联会】主席龙子明先生,众思投资公司董事长陈浩伟先生给了我们一个“不同”而又“相同”的解释。何为“不同”?不同与他人。龙生和陈生都认为成功不仅仅是人生的其中一个方面取得成功。何为“相同”?他们对成功都有相同的定义。家庭、事业、身体,人生的各方面都有好成绩,并且取得平衡,才是真正的成功。龙生更直言:“人生取得平衡就是成功”。

追求不断改变

2010 11 10 979 jpg 500x900谈到童年,龙生和陈生都有着一段“童年往事”。龙生笑着谈到自己曾是一个品学兼差的学生,还留过班。最后是一位老师的言行举止改变了他,令他回到正途。因此,当时年纪轻轻的龙生就立志,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帮助其他青年人,令他们过得更好。这也是龙生所能记起的第一个追求。

至于陈先生,童年对他影响也很大。“小时候,爸爸无故给公司解雇。我知道,不是因为公司经营有困难,而是因为觉得爸爸年纪大了。因此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立志,一定要自己创业,不要打工。”这是陈生的第一个追求。他成功了,现在他很自豪地告诉我们“我没有打过工!”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学生时代追求成绩优良,到青年时代追求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一直到现在,他们的追求都在不断改变。家庭幸福美满、事业顺利的龙生,现在积极追求、贡献青年工作,举办了很多属于年轻人的成功活动,令两岸四地的年轻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他认为青年工作的任务还没有完成,青年工作需要他。但是再过五年,龙生笑言希望不用再做现在所做的青年工作。他认为很多青年人的求知欲很强,他希望自己能由2015年开始,将青年工作的重点由香港青年转到国内青年,把优秀实惠的外国领袖课程带到国内,普及到当今社会,并希望能用15年时间完成。贡献青年工作是龙生毕生追求,现在54岁的他希望能用20年时间继续贡献青年工作,然后用龙生的话说“要休息下啦”。

至于陈生,对于称自己是成功人士,他谦虚地表示自己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陈生很感激家人对他的支持。陈生自称还是餐饮的“初哥”,因此他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工作上,希望他的餐饮企业品牌能变成国际化连锁店,事业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在,刚刚加入【苏港交流促进会】的陈生希望日后也能多参与青年活动,与年轻人一起交流心得。

走正道 迈向成功

龙生认为成功是一条加法式。成功=梦想+执行。一个人要有一个长期的、美好的、有推动力的梦想。有美梦的人碰到不顺才会坚持。有梦想还不够,还要有执行的路线图。龙生认为每个人的路线图都不同,不一定要很复杂,但一定要坚持。他建议年轻人用50%的时间面对现在的需要,用30%的时间达到阶段性的人生美梦,最后用20%的时间达到自己的最终梦想。这样最能平衡追求和现实,迈向成功。

龙先生更直言,要成功,一定要走正途。要做好本份,有道德、有操守、取之有道,用心去做才能达到最终追求,才能真正的快乐。“金钱没有,不可以,但是金钱多不代表快乐。一个人如果犯了基本的错误,就算不上是快乐人生。不仅仅是金钱,要方方面面都取之有道。”龙生告诫年轻人不要为了金钱名利不择手段,做人应有原则。

“评价一个人的成就,不能只用赚钱多少来衡量。”龙生对于自己的仔仔女女,也没有太多特别的要求。他认为只要他们做好自己,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越来越好就足够了,不一定要和父辈比较,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

陈生则直言03年SARS对餐饮业的影响最大,他所经营的食肆也大受打击。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决定守住生意,运用市场策略通过优惠重新吸引食客,最终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陈生用自己的经验作例子告诉青年人,用正途、坚持梦想十分重要。

陈生更告诫现在想创业的年轻人,应该先拿经验再创业,因为大学生直接创业的成功率比较低。“大学生们不一定要马上达到梦想,先不做不等于不能达到”,陈生认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是先拿经验比较好。

记者 潘楚源

 

 

最新新闻

IMAGE 墨海闳规|叶庆良博士的跨界艺境与笔墨新路
墨海闳规|叶庆良博士的跨界艺境与笔墨新路 欧盟首都布鲁塞尔消息 侯杏妹推荐 2025年4月12日2时30分,叶庆良博士书法艺术展在香港中环中建大厦艺术展厅隆重开幕。 主礼嘉宾陆惟华博士祝贺叶庆良博士书法艺术展圆满成功 墨海闳规·叶庆良博士的跨界艺境与笔墨新路 ‍陆惟华/文 在香港当代艺坛那如嶙峋峭壁般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天地间,叶庆良博士以牙医的独特身份,凿刻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艺术路径。他跨界求索的轨迹,恰似古代贤者在金石之上镌刻的铭文,既留存着传统的深厚肌理,又不断拓展着全新的艺术境域,令人赞叹不已。... Read More...
IMAGE 叶庆良博士书法艺术展在香港中环开幕
叶庆良博士书法艺术展在香港中环开幕 主礼嘉宾热烈祝贺叶庆良博士书法艺术展隆重开幕 主人公叶庆良博士深情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祝贺 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立法会议员、大紫荆勋章获得者叶刘淑仪女士致辞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香港书法学会主席容浩然先生致词 乙巳暮春,翰墨生辉。2025年4月12日2时30分,香港中环中建大厦艺术展厅内群贤毕至,由香港文化艺术总会主办的"叶庆良博士书法艺术展"在二胡悠韵中启幕。此次展览以"笔墨寄情·文化传承"为主旨,汇集叶庆良博士近年力作,涵盖篆隶楷行诸体,堪称香港艺坛年度盛事。 叶庆良博士作为香港杰出跨界代表,既以精湛医术享誉杏林——历任香港牙医协会会长、哈佛大学延续课程教授等职,1990年荣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又以深厚学养深耕墨海,其书法作品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球华人书画大展",更获邀参与天津武清区委统战部主办的在线特展,堪称跨界翘楚、书医双馨。... Read More...
IMAGE 暮春雅集|双鱼马会的光影诗章
暮春雅集|双鱼马会的光影诗章 欧盟首都布鲁塞尔消息 侯杏妹推荐 陆惟华/文 暮春的风裹挟着蔷薇香,将我们引入香港双鱼河马会的湖光画卷中。叶庆良博士、陆惟华博士、侯杏妹教授与廖国玲小姐同游于此,在水墨烟岚与艺术雅趣间,共赴一场关于时光的慢调叙事。 墨韵凝香:方寸亭间的思想流觞 小亭四面环绿,檐角悬着的灯串尚未苏醒,却被攀援的藤蔓织成了碎金帘幕。牙医博士叶庆良的书法汇报在此流淌,如古琴拨弦——他从仓颉造字的鸿蒙传说讲起,指尖划过甲骨文的象形密码,将东方哲思的留白与日本新书法的张力调和成墨色,在宣纸上晕染出“手术刀与毛笔共舞”的传奇。当他谈及篆隶的古拙如钟鼎锈迹、草书的狂放似惊鸿掠水,严谨的学术脉络里忽然漫出诗意:“医学是解剖生命的精密,书法是重构灵魂的浪漫。”众人静坐听风,看他眼中闪烁的星子,原是艺术与科学在灵魂深处的共鸣。 舌尖行旅:环球风味的味蕾协奏... Read More...
IMAGE 方秋云朱国华侯杏妹陆惟华侨领为深化中华文化传承光大在港进行研讨
欧盟首都布鲁塞尔消息皮江红报道刘心舫摄影 侯杏妹教授为中华两岸(香港)文创观光协会题词致贺 2023年5月2日上午,比利时美术家协会主席陆惟华博士,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香港国际文化艺术联会会长侯杏妹教授应中华两岸(香港)文创观光协会会长、江西省旅港同乡会常务副会长方秋云女士,中华两岸(香港)文创观光协会常务副会长、江西省旅港同乡会常务副会长朱国华先生的邀请,前往参观了贵会会所。 活动中,方秋云会长、朱国华常务副会长向陆惟华博士、侯杏妹教授详细介绍了江西省旅港同乡会,在建会70多年来的光辉历程;也介绍了,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成立中华两岸(香港)文创观光协会的使命,得到了与江西“姻缘极深”的陆博士和侯教授的高度赞赏。   会晤中,着重探讨了文创、宏扬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观光祖国大好山河之美,增强赤子情怀的必要性。... Read More...
IMAGE 侯杏妹陆惟华作品受邀参加韩国53回亚细亚美术招待展
侯杏妹陆惟华作品受邀参加韩国53回亚细亚美术招待展 欧盟首都布鲁塞尔消息 韩国文化艺术研究会 ‍姜信雄会长飞鸿 展览于2025年4月12-15日在首尔举行 左起: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高级顾问叶庆良博士,比利时美术家协会主席陆惟华博士,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侯杏妹教授,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廖国玲顾问在香港双鱼河马会合影留念 贺函 致韩国文化艺术研究会姜信雄会长: 您好! 欣闻第53回亚细亚美术招待展于4月12日至15日在首尔盛大启幕,值此艺术盛事圆满举办之际,我谨代表香港国际文化艺术交流联会、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向您及研究会全体同仁致以最热烈的祝贺与最诚挚的敬意。 这场跨越山海的艺术之约,因您的引领成为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互鉴的里程碑,更让世界看见东方艺术精神在当代的璀璨回响。... Read More...
IMAGE 谈潮汕陆氏宗族的源流
谈潮汕陆氏宗族的源流 欧盟首都布鲁塞尔消息 陆海扬供稿 校勘 潮州市陆秀夫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处 2025年3月 陆秀夫左丞相手迹 陆秀夫是南宋末年左丞相,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1279年(农历)二月初六在新会的崖门海战中负龙没波,以身殉国,后被御封为“忠烈王”并在江苏盐城建成“忠烈堂”,(在潮汕相传为敕封“忠贞公”),其后裔遍及粤东。居住在潮汕地区的陆氏宗族,全部都是南宋末年左丞相陆秀夫后裔子孙。(1277年)陆秀夫被贬潮州,留下来的后代,至今已有七百四十多年历史。代传已达到三十世,五万多人口。现从历史角度,按收集到的宗族资料和各版本的《潮州府志》及各县志,对潮汕陆氏源流进行追溯,以达到正本清源目的。 陆秀夫左丞相 一、丞相祖陆秀夫 陆秀夫是一个文武全才、忠贞爱国的伟大人物,因其“久在兵间,知军务”,通晓韬略,累官至大宋左丞相及枢密院枢密使。在南宋末年那场惨烈的海战中 撼天地,泣鬼神,流芳千古。《宋史... Read More...